海量资讯 定时更新

为您提供最前沿、最专业的行业技术资讯和技术分析。

大数据时代正在来临 需做好充分准备

发布时间:2014-03-24 09:24:53来源:陕西日报 浏览次数:6218

2014年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设立了《两会大数据》板块,每天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相关主题和议论特点进行大数据分析,给出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关注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预测等具体生动的分析图表,令人耳目一新。“大数据”也随之登上热词榜。那么,到底什么是大数据,它又有何价值呢?

大数据有多大

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人们的网上操作,平时的一举一动,机器的运转活动,大自然的随时变化都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数据。这些数据量大且复杂,用现有的计算工具难以处理,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大数据”。

我们来看看这些:互联网一天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每天通过网络传输的电子邮件达2000多亿封,发出的社区帖子达200万个,卖出的手机为37.8万台;腾讯公司注册用户超过7亿,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亿;创建“平安城市”,一个摄像头运行一小时,产生的数据是3.6G;医院检查一次CT产生几个G的影像数据;在数字化工业设计的今天,设计一架飞机,几十万个零部件的尺寸、大小、形状均是数据;我们每个人每天打电话、刷卡支付,会产生很多数据;想象一下这些数据会是多么庞大?IBM的研究称,整个人类文明所获得的全部数据中,有90%是过去两年内产生的。而到了2020年,全世界所产生的数据规模将达到今天的44倍。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类型繁多、数据变化快、价值密度低等四个典型特征,传统处理方法和软件工具已不能分析处理这些大量的数据,需要创新数据处理方法和软件分析工具。

产生这么多的数据不难理解。从智能手机的普及到二维码的流行,再到可穿戴设备的面世,我们的衣食住行基本都可以电子化了,海量的数据也随之而来;工业设备、汽车、电表上无数传感器,随时测量和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不断成熟的手机指纹识别传感器、嗅觉传感器甚至可以感知情绪的新技术接踵而至,这一切使得人类活动以及物理世界数据化变为可能。

这么“大”的数据,如何存放呢?当然,这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反映计算机硬件技术进步的摩尔定律是这样描述的——大约每隔18个月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增加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半。成本的不断下降促进了大数据的可存储性。同时,随着量子计算、光计算等新型介质研究与应用发展,数据存储能力将进一步大幅提升。

免费开通产品体验功能,在线试用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