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0多年的努力,电子政府网页内容日益丰富,在政策传递、网上服务等电子政务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加强政民互动,通过领导邮箱、面对面邓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是网民的留言评论和建议等参与还是有大的空间可提升,社会公众对于电子政府建设的参与度还有待大大提高。
从民众需求出发、继续深化政府服务意识。
电子政府的建设顺应政府职能发展的趋势,从公众需求角度入手梳理建设思路。深入了解电子政府的服务对象在哪里,他们需要些什么样的应用服务。以公众需求为中心,以大众的喜好习惯和审美为标准,整合面向民生需求、公民和企业合法权益、透明政府和科学民主决策的信息和服务资源,设计出更方便公众了解政府参政议政的方式,加大社会需求最为迫切的教育、社保、就业、医疗、住房、交通、企业开办等服务的开展,让公众得到更多的方便与实惠,提高公众满意度,实现资源共享性,政策公开性,信息及时性,推进电子政府向服务导向阶段迈进。
加强宣传,培养公众参与意识。
通过传统媒介和论坛微博等新兴媒介,向公众宣传正确的电子政府公众参与知识,讲解电子政府给公众生活带来的便利性和与实用性,积极培养公众参与意识。政府与公众之间可采用专题调研、座谈讨论、听证会、新闻发布会等形式,促使政府公务员与社会公众之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通过文字、声音、图象和影视进行交流与沟通,促其将信息沟通与情感交流融为一体,建立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信任机制。政府尤其要对政府网站的在线事务处理功能进行宣传, 使公众意识到还可以通过网络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办理事务, 扩大对电子政务在线事务的需求,实现电子政务的方便公众的目标。同时为强化公众参与效果,将公众意见迅速传递给有关部门,提高政府与公众在交流过程中的互动性,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村民的文化素质。
消除市区和周边县城的差异,让周边的村民和市区居民一样,享用电子化的便利,保障其在政治上的表达及参与。
加强电子政府参与机制建立与完善。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府的建设是未来发展的机制,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机制来保障公众的正确参与。建立奖励机制,引导鼓励表彰公民通过发表自己的声音来规范和约束政府,维护合法利益。通过法律制度来规范公民参与的自由性,净化电子政府参与环境,促进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和管理进步, 进一步推动电子政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