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数字中国发展战略下,作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成为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趋势所在。
截至2019年6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5.09亿,占网民整体的59.6%,31个省建设了省级政务服务移动端APP或政务服务小程序,297个地级行政区政府已开通了“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传播渠道,总体覆盖率达88.9%。
6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发布通报,公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2020年第二季度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抽查工作的情况。通知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网站和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建设情况良好,结果全部达到合格标准。
在政策概念上,“数字政府”“电子政务”二者都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的政策目标、任务和手段的概括与总结,反映了不同的政策内容。近四十年来,中央层面相关政策演变可以分为三条主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一论断蕴含着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公共治理有效性的目标指向。而提升公共治理有效性需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信息不对称和能力不足。
中国政府网6月11日公布《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由证监会牵头,6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年内落地。
新时代,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深刻地改变着政府、社会和市场原有边界,影响着各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推动各个领域数字化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放管服”改革促转型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全国上下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
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20年《法治蓝皮书》及“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2019)”指出:我国政务公开制度不断完善,政务公开范围继续扩展。随着实施十年有余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订并实施
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使“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减少人员集中带来的感染风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代表袁友方建议,建设更高质量“互联网+政务服务”。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均部署“十四五”规划编制,未来中国智慧政务怎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