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政府建设逐渐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政治文明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各级政府也在不断推行政务公开化、信息透明化。但是由于体制的束缚和知识结构的欠缺,政府建设仍存在许多缺陷,政府部门也因此饱受诟病。如今,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对网络的依赖也不断加深,这也给政府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回顾一下我们整个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的历程,简单总结下,大概总共有五个阶段或者说是五部曲:从传统的三套件到信息公开V1.0,然后到网站群到电子政务云,最后到移动和社交化。
传统政府门户网站基本上分三大模块:信息发布,网上办事和互动社区。我们也可以看到其他的一些评测非常关注用户体验,非常关注国际化,还有一些评测机构把影响力也加进来了,还有无障碍,移动互联网等等。所以,政务指标是没完没了的,那么我想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我们这些大而全的考核指标经过很多研究人员的研究,针对现在互联网的发展来说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它们的重点和发展趋势呢?
我们把松散建设的网站变成一个网站群,但是我们这么多年下来发现,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很难实现跨部门的网站群,比如说“首都之窗”。而且现在网站都在搞移动社交,像中纪委还宣布了它的移动终端,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也开放了微信和公众账号,新浪认证的政务微博整整超过七万个,新闻媒体有20多万个。但是整体上来说:只有发布没有运营,如果互联网没有运营是搞不成的,所以可以看出来这些年电子政务为什么会有些下滑的趋势,我分析我们在电子政务网站建设中有两大短板:第一个短板是对入口争夺的理解还是比较欠缺的,现在有一句口号是“门户已死,入口永生”,就是说要抓住用户;还有我们要有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如果没有这种思维,传统的行业包括政府部门都存在危机感。有人还总结出九大思维二十个规则,总之对用户、对迭代、对流量、对社会化、对大数据都有一些独到的理解。如果我们做政府门户网站,缺乏这些互联网思维的话,还是做不好对网站的运营的。
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政府门户发展如何?政府门户网站发展趋势基本上是三大点:集中化,集约化和开放性,这些里面我们细的看有五个趋势:第一、从网站群到电子政务云,这不仅仅是一个基础的变化,它实际上是一个思维的变化,服务的思维再起主导;第二,、从信息发布到资源更新;第三、从信息公开到开放数据;第四、从门户网站到移动和社交应用;第五、从被动浏览到主动服务,这里有一个背景就是现在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了,很多专家讲了,我们现在表现在信息产物过剩,而服务还非常的不足,政府网站大于10万个,我们评估了527个。
所以大数据时代,从信息公开到开放数据,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信息公开2.0。1.0时代是信息公开条例的驱动,但是2.0是产业环境对政府信息环境的倒逼,是产业升级转型的大势所趋,比如说交通,雾霾,PM2.5这些都是整个社会对政府的倒逼。那么政府在这里,我觉得要政府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为抓手,个体的创新可以社会上去做,像统计局也搞了一个与11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开放了大数据的统计应用,说明大家已经十分重视这一部分。我们总结智慧政府门户一共有四大特征:第一、全面感知;第二、深度整合;第三、服务创新;第四、协同运作;
这里面提出四条建议:第一个,政府一定要加强平台建设来构建分建和共享机制;第二个,开放数据和接口;第三个,发展个体创新,实现增值开发,社会化开发,要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第四个,从BT模式BOT模式转变为BO模式,BT模式透支政府的信誉,BOT的模式政府也接不过来,我们认为未来用BO模式可能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就是要建设运营这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