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意见》指出,为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增强公开实效,提升政府公信力,要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和机制建设,完善各项保障措施。
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知情、参与和监督意识不断指出,为进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增强公开实效,提升政府公信力,要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和机制建设,完善各项保障措施。政府网站在信息公开中的平台作用。目前,我国的政府网站建设已初具规模,各级政府网站都将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三大功能作为自己网站建设的立足点,表明了我国政府网站大部分已经越过技术导向型转向内容导向型。但仅仅是“路通”并不能使信息得到有效利用,如何对信息进行存储、提取、共享和使用是问题的关键,“协同政务”的诉求越来越突出。通过各政务数据中心的进一步关联,形成“政务云”,而安徽商网基于云技术构建了电子政务云平台体系,大力倡导和推动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应用,将网络问政、市民论坛、市长信箱、民意征集、网上调查、网上评议、在线访谈等诸多互动、交流应用模块,完美整合到一个体系内,不仅能够健全政府职责,完善公共服务,更能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服务化,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努力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另在文件中还提到,着力建设基于新媒体的政务信息发布和与公众互动交流新渠道。各地区各部门应积极探索利用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发布各类权威政务信息,尤其是涉及公众重大关切的公共事件和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并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功能,以及时、便捷的方式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目前,大部分政府部门都已开通政务微博,但运营情况却令人担忧,作者也撰文谈到过这个问题(政务微博的力量如何不“微薄”),有兴趣可以查看。
在完善保障措施时提出加强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平台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督查和指导,进一步完善相关措施和管理办法,加强工作考核,加大问责力度。作者认为关键还是需要有客观数据支撑,一切工作考核做到有据可依,这样才能提升具体措施和管理办法的可操作性。
总而言之,政府产生的公信力是基础性公信力,它是促进政府行政过程透明、民主化和政府绩效提高的制度性保障,同时它具有缓冲和部分地释放因政府行政过程不合理和政府绩效低下带来的民众不满情绪,政府行政过程的公信力是对政府合法性的重要补充,它对政府绩效具有直接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