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作为“市场中的国家队”,在信息化方面也一直饱受诟病,花预算、面子工程等各种言论不绝于耳。而事实上,当经济环境变得开放,国企所面临的已经不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大好天地,相反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国企转制催生了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了在国际国内二个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化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国企信息化的前世今生
国企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革,第一阶段是业务数字化阶段,运用技术、生产、供应、财务等事物处理系统,实现财务数据、生产过程、产品设计数字化;第二阶段是信息网络化,通过建局域网、办公自动化、网站等联机处理系统,将各种数字化的信息、文件、邮件等,通过网络传输,实现共享;第三阶段是管理信息化,使用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企业管理所需信息,以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决策,提高企业管理精细化水平。而这个过程中,基础网络设施、信息系统都经历了创新性变革。
而在信息化系统方面,最大的改变在于最初的国企信息化系统只有资源共享性质的OA,ERP在国企很少见,现在也已经成为主流。国企的信息化也是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协同OA这个行业的发展。以前国企应用OA,主要是收发文、财务报表和统计报表等功能,对下属几十家企业做了接口,方便导入数据,现在强调流程、协同。协同OA发展,让人耳目一新,已经不是办公自动化、无纸的层面了,而是管控统一大平台。
集团信息化应抓大放小
国企改制催生的大型企业集团往往存在子公司先于母公司存在的情况,有的还是上市公司,在管理上、信息化上难免有不顺的地方。所以,应该秉承抓大放小的原则,集团以财务为主线加强管控,上市公司财务数据有保密性,就不要求财务核算纳入集团NC,但其他全资、控股企业的财务都是在NC中做,还有需要参与审批流程的企业纳入集团OA监管。生产型企业自己还有产供销等模块。
关于未来的发展,应该关注三个方面,一是以市场化导向建立爱才、留才、引才和用才的内部机制,二是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以信息化提升传统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三是向BI(商业智能)和BA(业务分析)发展,把现有数据流向决策流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