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资讯 定时更新

为您提供最前沿、最专业的行业技术资讯和技术分析。

建设政务微门户的初步探讨

发布时间:2014-10-10 10:30:41来源:商网软件 浏览次数:8793

当前,每个人都无法离开移动互联网,我们生活中经常运用的短信、微信、手机游戏、音频视频、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正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每一个层面。毫无疑问,移动互联推动了社会智慧化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
3G/4G技术使得网页信息服务成功走出“桌面”,近几年,随着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上网的设备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获取方式已不仅仅是门户网站、论坛等渠道,更多的是基于移动客户端的应用服务。
与此同时,政务微博微信进入人们的视线,并且从一开始出现便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逐渐成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平台和渠道,也成为政策查询、业务办理和信访投诉的主要工具,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方面完全打破了传统方式的印象。
在此新形势下,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府与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窗口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创新改革,亟待运用先进技术平台,适应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发展,加速政府服务的智能化发展,推进高效、透明服务型政府建设,在这一大背景之下,笔者提出建设区域性(县、区、市、省或经济协作区等)政务微门户的初步设想,就是要通过这项工程抢占移动新媒体阵地,牢牢掌握话语权、主动权,加强舆论引导,开展舆论宣传,既服务党和政府又服务社会大众。
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让“政务微门户”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政务微门户是在移动互联网上,以现有政府网站为基础,进行数据整合,实现官方微博微信的移动互联应用,并借助这一全新的方式向民众推送新闻、政府公共服务,进行交流互动的新型传播形态。
政务微门户与过去的PC终端最大的不同在于使访问不再局限于在电脑面前,通过手机和智能终端等新载体就可以实现对接,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了解最新新闻和政务资讯、获取政府相关服务,实现对政府门户网站的随时、随地、随身访问,直接互动和回馈信息,实现自己的服务需求。这令政府服务范围、服务渠道和服务对象都有了很大的延伸,而且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人性化和个性化。也正因如此,专家们普遍认为政务微门户理应成为智慧化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门户网站在“政务微门户”建设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目前,各地都已经建设了自己的地方性门户网站,有的为宣传部门直属,有的则依托报社、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不管由谁主管和主导,也都已经形成了规模性的框架,涵盖新闻、论坛、服务等各类频道,成为地方不可或缺的新兴媒体。
地方性门户网站在理念方面,也经历了多年的磨砺,最后基本形成了普遍性风格。一般来说,目前的地方性门户网站都在突出贴近生活、贴近网民、贴近现场、贴近市场,既立足本地,又涵盖区域,还不忘放眼全国甚至世界,利用政府支持和传统媒体的托举,全面提升自身的权威性、区域性、原创性、互动性、服务性,力图在短时间内打造出权威网络新闻平台,凭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与报纸、广播、电视争夺主流媒体市场。
如同当年的电视和报纸一样,地方性门户网站同样得到地方党政的扶植,而地方性门户网站也借助自身的先天优势网在传播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介绍辖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情况,引导网络舆论导向等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还通过向网民提供多层次、多领域的网络资讯和网络服务,拉近了与受众间的距离,为政府部门与民众建立了沟通平台,互相倾听,逐渐消弭隔阂,形成良性互动。因此,它逐步发展成了综合性门户网站、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和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
在地方性门户网站的基础上,如果能够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全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 “手机媒体化”新媒体实施工程,拥有手机互联网出版资质,也就可以为“政务微门户”建设提供合法的前提和保证。
三、政务微门户可有效整合各级政务网
政务微门户是政府和公众共同的需求,它提供的是全新的服务模式,建设政务微门户将成为政府门户网站更新换代、追赶时代步伐的必然需求,是政府充分把握媒体和网络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新的终端,拓展服务,推进社会进步的不二选择,必将会成为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的新方向[1]。
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社会管理,延伸公共服务,推进电子政务,政务微平台都是不可多得的利器。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电子政务的信息都应该通过平台发布,便捷准确地把信息传达到每一个有服务需求的个体终端。它比以往任何媒体和机构部门都更方便地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重点整合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资源, 成为当前提高政府网站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重点。而对于一个当代的政府机构来说,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提高运行效率,增强决策透明度,实现执政权力的阳光下运作,是谁也无法回避的现实挑战,平台运行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政府的效能,也会演化成民众的认可程度。
以某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为例,目前该省已经建成并正在运行的县区级政府门户网站有98个,但总体而言,对信息资源的组织形式不够重视,很多政府网站除新闻之外其他信息都不能及时更新。已经成为制肘服务运行的一道技术鸿沟,依据各政府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无论是新闻还是政务信息,都仅仅是一次信息传播,没有经过适当的加工,也没有二次、三次信息。这其实还是“旧瓶装新酒”,与传统媒介的做法没有本质区别,因此,民众很难从大量的文字、数字材料中挖掘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再加上部分政府领导对于新型传播陌生,或者是受到“网络恶魔化”的影响,对很多信息“吃一半留一半”,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形成很多的信息盲区,也给了民众更多的猜测空间。其实这种状况也是导致一段时间以来谣言增多的原因之一。要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把单向网升级为双向网,让“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为共识,给社会各种人群说话的地方,真正实现媒介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另外,每一个政府网之间也没有沟通的渠道,各自为政,更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把移动互联作为呈现手段,给人民群众最便捷的获取途径。这无疑就形成了政府网的短板。因此,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呼吁尽早建立综合性的政务门户平台,既有传统的网站、网页,也有移动互联的参与,让全社会可以随时随地的访问,实现良性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形成抱团合力,真正发挥出政府网的功能,掌控舆论,引导舆论,达到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免费开通产品体验功能,在线试用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