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量资讯 定时更新

为您提供最前沿、最专业的行业技术资讯和技术分析。

大数据时代对政治生活影响

发布时间:2014-04-29 09:10:39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浏览次数:7886

2013年被称作是中国大数据时代元年,随着技术上的进步以及大数据的运用,我们正在加快步入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对政治生活影响

1.开放的政府。

数据技术变革,何以能推动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和社会公正?

列宁曾说过“没有公开性而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是以对公共事务的充分了解为基础的。目前政府作为国家各种数据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已掌握全社会信息总量的大约80%,这些信息常比一般信息更有价值,也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状况与水平。大数据时代能加强对信息的整合、共享与利用,推行政府信息公开也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趋势。

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构,承担着大量公众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二十世纪的公共哲学认为,政府行政的最大目的在于提供公共服务。各级政府部门拥有大量宝贵的信息资源在大数据时代有望通过技术手段打破狭小的封闭圈子,从而为社会提供各种需要的数据资源,公众、企业和社会获取政府有关政策法规、各类统计信息、社会保障信息等的快捷和透明程度也会提高,数据信息的大众化使人们能够同样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一定程度能够促进社会的公正。

2. 决策科学的政府

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大数据”时代来临决策不能只凭经验,而是通过大量可靠数据的分析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传统政务中,管理决策的基础是由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学说,信息的有限性是影响人们进行理性决策的直接原因之一。现代办公模式需要适应现代社会信息量巨大,各种因素、条件纷繁复杂的特点,作为政府领导,要做出正确的决策,需要掌握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大数据时代通过建立决策支持系统,为政府决策者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改善决策者的有限理性,使决策者在全面了解决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决策。同时,大数据下的政府使决策实施情况的及时反馈成为可能,决策是否正确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如果决策失误,可以通过反馈信息不断修正和完善。依靠政府部门掌握的大数据,及时获得决策实施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了解和掌握发展变化的最新信息,并据此完善或追踪决策。

过去,我国的行政决策依赖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其中包括一些数据,有的甚至非常详尽,但由于取得数据的方式不是直接源于市场和社会大众,再加上一些数据“掺假”,导致政府的决策科学性不强。大数据时代数据来源广泛和直接,通过科学方法分析整理可以直观和准确地反映社会实际,有利于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能够有效配置社会资源,防止决策盲目造成的与实际脱节现象。

3.高效快捷的政府

在大数据时代政府部门获取、传输、应用数据来进行管理和服务的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也能避免许多环节技术上或人为的差错。

政府工作人员提供了现代化的办公手段和应用工具,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节约了原来靠人脑和文件处理信息所消耗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将政府工作人员从常规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依托网络技术打破了政府工作的时空界限,加强了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互动,使以前无法想象、无法实现的政府服务成为现实,使政府管理和服务更加精干高效。

4.更加广泛的政治参与

一方面,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政府在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等大量数据信息也会逐渐揭开神秘面纱,网络、微博问政方兴未艾,既让政府信息越来越走近百姓,又通过公众和社会力量的介入,对政府的决策和监督施加影响。

另一方面,现在很多人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寝,都是以浏览手机开始,以阅读手机结束。用于网络的机会和时间越来越多,自然成为制造各类大数据的强大来源。大数据时代下的民意,只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多变。越来越多元化的新媒体及其运作模式,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更便利的发声渠道,这些声音来自社会各个阶层。

免费开通产品体验功能,在线试用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