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5周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发表3周年之际,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召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以《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为权威读本,交流学习体会,深化理论研讨,推动全党全社会特别是网信战线更加自觉地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开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随着2021年的到来,政府领导者仍将面临疫情及其后果所带来的不断变化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在面临成本削减压力的情况下保持数字创新步伐,政府首席信息官和信息领导者必须将不断扩大的关键业务优先事项与长期技术和信息(I&T)投资相联系。在此背景下,Gartner评估了2021年推动政府政策和实践的公共行政趋势。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全国范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制定实施了一批针对性、创新性、获得感强的“放管服”改革举措,积极应对疫情冲击挑战,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取得了良好效果。
2021 年是我国“十四五”开局之年,其中营商环境改革是“十四五”经济发展和政府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盘点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下简称《报告》)的内容可以发现,“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优化方向一直都是主旋律。
从电子政务到数字政府、数字政府治理,公共管理的信息技术理论呈现出由对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管理与治理的关注,转向技术与数据驱动的治理变革。行动是数字政府的构成方式,也成为数字政府治理的运行形式。行动导向的数字政府治理,是以“行动”的模型来替代系统的模型,强调变化的过程,旨在行动过程中,创造和生成技术与管理、价值与工具、政府与社会,以及改革与创新的协同关系。
在国际视野下,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是怎样的?早在2012年,复旦DMG的两位小伙伴就对一位曾十多次访问过中国的国际数字政府资深学者Sharon Dawes女士进行过访谈,请她谈谈对中国数字政府建设的印象和观察。
2021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而“掌上办”的实现则主要依靠以APP、小程序、公众号等为主的移动政务服务平台。随着网络平台、数字应用、智能设备等不断进化,移动政务服务的模式、体验、能力及需求也历经了多次转型。
日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发布。全文设19篇、65个章节,设定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20项主要指标,还明确了包括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在内的若干重大举措和重大部署。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随着城市治理、医疗压力、公共服务、老龄化社会、社会公平等问题的进一步被关注,完善大数据工作顶层设计,加强智慧城市标准化研究,进一步明确建设内容、成效目标和责任主体,已经成为时代迫切之需。在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阳泉市市长雷健坤就此提出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一体化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9.89亿,占全球网民人数的1/5,距离10亿网民大关仅有“一步之遥”。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0.4%,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摘 要:政府数据治理改革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背景下政府治理改革的新趋势。重视政府数据治理改革,同时关注其背后的风险,是政府数据治理绩效提升的应有之义。数字政府建设与风险消解应成为政府数据治理改革的核心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