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近年来,合肥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尤其是今年还被评为2020年营商环境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当前,合肥市正在推进营商环境迭代优化专项行动,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切身享受改革红利。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淮北市立制度、优服务、强共建、严执法,竭力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优化升级。今年1至6月份,群众政务服务满意率达99.9%。
今年以来,安徽省肥东县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整体能力,为全县企业和群众提供普惠化、便捷化、智能化的政务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不见面审批”等改革举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中提出,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据统计,“数字化”在《纲要》中出现25次,“智能”出现35次,“智慧”出现22次,“大数据”出现10次。
日前从合肥海关获悉,今年以来,合肥海关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方面,紧盯企业、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诉求,用心、用力、用情办实事、解难题,以硬招实招推动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为市场主体开展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所提供的一种完善且有效的制度安排。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具有稳定预期、激发活力及优化政企关系的功能。各国政府均重视将成熟的营商环境政策通过规范性文件或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化。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高质量建成机关效能最强省”“打造全国数字化治理示范省”,连日来,各地密集出台数字政府建设相关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纷纷提出了抢先发展的目标,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内提升数字治理能力的发展路径,掀起了新一轮的数字政府建设热潮。
为推动“十四五”时期招标投标工作再上新台阶,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招标投标领域推广借鉴有关改革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将北京市全面提升交易效率和服务效能等10项典型示范经验,以及辽宁省强化评标专家管理等30项创新成果予以公布,鼓励各地结合实际,主动对标先进,相互学习借鉴,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改革举措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施方案》(皖政办秘〔2021〕65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将《实施方案》解读如下:
当前,全球跨境投资受新冠肺炎疫情、贸易保护主义和投资环境不确定性影响持续大幅下滑,中国依然风景独好,对外资保有强大吸引力,FDI流入规模持续强劲增长。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1-5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481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4%,较2019年同期增长30.3%。中国引资规模之所以能实现高速增长,主要归结以下一些积极支撑因素。
智慧城市在现有城市信息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依托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平台,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智慧城市门户APP,目标是用一个手机APP即可畅享所有城市服务。